您正在使用IE内核浏览器,建议切换到现代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Edge 等,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首页 首页 课程 学习平台 我的 我的
分享:
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09 来源:

 856日,“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承办。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张伯江研究员、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王贵元教授、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出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及陕西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80余位代表围绕简牍帛书、甲骨金文、玺印写本等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

 

 

   王占仁指出,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成功入选甘肃省“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献、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当之无愧的“冷门绝学”,甘肃简牍研究和简牍学学科发展迎来最好的历史机遇期;希望西北师范大学在简牍学“一流学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让简牍学这个冷门绝学“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张伯江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将继续深入开展简牍语言文字研究,希望在出土文献领域作出新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自设立以来成绩斐然,先后承办了两次大型学术会议,并编辑出版了《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第二辑,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余桂林指出,出土文献对于历史研究、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高度重视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的相关研究,期待《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集刊成为简牍学学科重要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学科青年学者的成长地,成为西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亮丽名片。

   王贵元指出学术研究有两个核心点:一是方法,方法十分重要,但又很有限。二是材料,材料才是重中之重,它不但能促发新学问的产生,而且能发展旧学问。简牍文献是重要的新材料,倡议为简牍文献建立数据库,为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赵逵夫指出,甘肃省是简牍大省,西北师范大学是重要的语言文献研究阵地为了更好地促进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建设,文学院为此设立了简牍研究中心,期望简牍研究中心能挑起重任,做好、做精简牍,大胆创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在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聘任仪式环节,王占仁向刘钊教授颁发聘书。刘钊表示,西北师范大学在出土文献和简牍方面的研究具有深厚底蕴和悠久传统,要继续发扬这份传统,在简牍研究上有所突破,不负西北师范大学的期望。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首发仪式,王占仁、余桂林、张伯江和刘钊共同为《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第一辑、第二辑揭幕。

   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贵元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辉研究员、北京大学董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中山大学范常喜教授、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魏德胜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王启涛教授、河南大学张生汉教授、兰州大学敏春芳教授、甘肃简牍博物馆肖从礼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杨同军教授就西北汉简、清华简、敦煌写本等出土文献的文字考释、词汇演变字词关系问题分别作了大会报告。闭幕式上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有两大特点,一是组织紧凑,是论文质量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闭幕认为本次会议充分体现出土文献与语言文字研究相结合的特点。特别是青年论坛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出土文献研究光明的前途和未来,真正做到了冷门不冷、绝学不绝、后继有人。